论文详情
行政管理-WQ县基层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
WQ县基层公务员培训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这是因为每个公务员 他对外所表现出的形象实际都是国家形象的一个缩影,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会 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就是国家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的工作。因此,研究基层公务员的 培训活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及现实意义的。本文根据WQ县的实际情况,对培训的满意度、获得度、迁移效果以及培训效果与晋升奖励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了解到目前在WQ县基层公务员培训方面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对培训的满意度水平较低、学习获得程度不高、培训迁移效果不好、培训成果与晋升奖励实际脫节。针对以上问题,对于创新培训基本理念与形式、丰富培训资源、将培训内容与实际相联系、健全追踪和激励机制等都给予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
基层公务员能够体现并且表达我国国家的整体意志,也能够代表我国在公共政策方面的执行以及服务的能力,是我们国家形象的直接代表,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及竞争力的关键一环,为了加速提升公务员的服务效能,并及时更新公务员培训的理论知识,需要对基层公务员开展培训活动。因此,研究基层公务员的培训活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及现实意义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实WQ县对于基层公务员培训方面的研究,补足理论并指导之后的培训工作。第二,对现有理论进行方法上和内容上的补充使培训的内容完善与创新,使培训的内容实用化,培训的方式多样化,培训的制度规范化,从而构建更加完善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基层公务员培训体系。这几年,公务员的培训制度成为了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但是很少有学者与评估模型相结合。本文是以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对WQ县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进行相关的研究,试图对WQ县的基层公务员培训工作提出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理论服务于实践并指导着实践。研究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工作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基层公务员的培训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针对基层公务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我们需要对这些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和创新。首先,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基层公务员的培训。二要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基层公务员建设,完善基层公务员培训内容,提高基层公务员的道德素质和工作能力,建设一支高效能基层公务员队伍。第三,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基层公务员自身也希望能够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能够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据调查了解,目前在WQ县,很多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工作都是受单位及上级领导的安排,可是最终获得的学习结果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之中,由此可见培训的效果并不尽人意。本文通过理论上的调查研究,结合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对公务员培训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培训的情况进行深刻分析,试图从创新培训基本理念与形式,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内容联系实际,健全追踪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改善WQ县基层公务员培训工作。
00001
一WQ县基层公务员培训现状
WQ县公务员培训主要有四种类型:新入职公务员的入职培训、晋升领导职务公务员晋升培训、有实际工作需要的公务员的技能培训以及全体公务员的在职培训。如图1.1所示:
图1.1公务员培训类型
WQ县成立领导小组,对于WQ县的培训工作予以监督。在培训前,领导小组制定培训流程、确定培训内容。在培训中,对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出现培训重形式轻结果的情况。在培训结束以后,领导小组组织培训考核,保证培训考核公平性的同时,将培训考核结果公布,以促进基层公务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补充,提高基层公务员的业务水平。
一是WQ县政府为保证公务员队伍朝着年轻化、人才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定期进行公开招聘考试,对于通过考试新入职的公务员,要进行入职培训,为帮助他们迅速适应基层政府的工作情况,尽快转变身份,通过入职培训使得新入职的公务员迅速了解政府机关的组织文化,更快融入到基层政府的工作环境中去。单位的相关部门就需要针对他们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要提前组织规划基层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及其方式,需要让他们尽可能快速的了解公务员这个职业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二是WQ县针对有工作需求的公务员进行专业培训,因为基层政府的工作具有突发、偶发等特点,基层公务员需要接受不定期的教育培训,以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训能够准确的让基层公务员感知到自己对于工作发展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其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是WQ县有晋升需求的公务员进行培训。晋升所带来的不仅是岗位的转变,还有岗位所对应业务也会随之改变,晋升到新岗位的公务员,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所以需要更多的职业技能予以应对。
四是WQ县针对全体在职公务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过程中的课堂笔记、培训后的培训考核以及心得体会的撰写来判断培训有效性的高低。并对培训结果优秀的公务员记录在册,予以表彰。
首先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培训制度,可以帮助基层公务员快速地适应公务员的身份,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工作环境中,单位的相关部门就需要针对他们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要组织规划基层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及其方式,需要让他们尽可能快速的了解基层公务员这个职业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其次是让WQ县基层公务员接受不定期的教育培训,以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训能够准确的让基层公务员感知到自己对于工作发展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其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
传统的培训评估是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对培训进行评估,但实际上是应该在培训的过程当中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评估,由此得到的培训结果不仅可以指导下一次的培训活动,对本次的培训活动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培训一段时间过后,或者在培训结束之后,组织培训的额有关部门就需要对培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追踪,及时了解培训的进程,再针对被培训者了解被培训的整体感受,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对被培训者进行提问,将回答整理后反过来调整培训项目,以便对之后的培训活动起到推动和完善。在了解被培训者的反应的活动中,获得他们对于培训的评价实际上就是柯氏四级评估模型里的反应层面的评估,只不过这样可以真正的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反应层面的评估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即对培训项目的反应程度和对培训环境的反应程度。培训的项目包括培训的内容、形式以及师资力量等,培训的环境包括资料、培训场地等等。
在对WQ县的部分基层公务员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于培训的整体效果的感受,以进一步了解问题所在,有超过半数的基层公务员在培训的整体效果上认为“一般”和“不太满意”,这就加强了完善WQ县基层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为进一步分析在培训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
表2.1 培训效果满意度调查
感受 | 样本数(人) | 有效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非常满意 | 9 | 6 | 6 |
比较满意 | 24 | 16 | 22 |
一般 | 36 | 24 | 46 |
不太满意 | 60 | 40 | 86 |
非常不满意 | 21 | 14 | 100.0 |
合计 | 150 | 100.0 | — |
对WQ县基层公务员的培训进行调查,得知其对于培训的整体效果不太满意,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培训的现实情况是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较多,围绕实践能力的培训内容较少。在WQ县基层公务员培训中,培训理论的占比非常高,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占比则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对培训效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在实践工作中更加的重要,因为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应该提升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培训中,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于能力素质的培训。在对一些基层公务员进行调查了解后得知,很多公务员认为这样的培训意义不大,参加只是为了服从单位以及领导的安排,其主动性不强。对于公务员来说,参加培训的目的一部分是为了想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部分是为了切实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在物质上有一定的回报。但实际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以获得理论知识为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自己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能力。但在WQ县真实的情况是重视知识的获得,对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确实忽略了。在访谈的过程中,有部分基层公务员明确表示自己想要提升与人沟通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是这种能力并不能仅仅通过书本或是讲授式的培训方法就能够获得和提高的,而是需要转变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模拟操作练习,在反复的模拟实验中得到一些规律性的经验。由此可见,在基层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当中应该增加一些情景模拟和有关案例,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培训过程中启发培训者动脑思考,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基层公务员实际技能。
培训迁移的意思是考察被培训者在培训后能否将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有用武之地,是否能够提高其在工作当中的效率,在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时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因此,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以致用,这也是培训应该达到的最终效果。如果在培训之后不能将培训的内容有效的反映出来,也就是说,虽然参加了培训,但是并未体现在之后的具体的工作当中,没有给接下来的工作带来有效的反映,而且也会降低被培训者在培训方面的积极性和兴趣,认为参加的培训活动对个人而言是无效的,这对于之后组织的培训工作也会增添很多的困难。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设计了“培训后我能将所学内容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一题来了解被培训者在培训后的实际运用的效果,有74.67%的公务员选择了“否”,表示在培训后并不能提高自己在实际能力。基层公务员是服务在第一线的人员,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沟通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但在培训过后,有些公务员在这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在于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高效便捷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就会对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参加培训是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考量被培训者在培训当中的表现和成绩,可以将其定为选拔以及奖励的指标。这样就弥补了在激励措施方面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制度激励,其初衷是保障基层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拓宽基层公务员晋升渠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一制度在基层公务员的晋升中运用得并不到位,在实际的培训当中,对课堂的管理不严格,被培训者的到课率无法保障,也缺少相应的测试,从而无法确定被培训者在培训当中的表现以及其学习效果,因此就导致了很多基层公务员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培训浪费时间,没有意义,从而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在公务员队伍中,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工作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公务员履行职责的必经之路。由于培训的最终效果与实际的晋升和奖励不挂钩,一些领导干部被提拔到更高的岗位,但是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就造成了岗位与能力的不匹配,在公务员队伍中产生了许多内部矛盾,不利于基层公务员参加培训,对个人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1.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务员培训制度
首先,制定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目标,在指定培训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在进行培训前,对培训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切实以培训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培训为目标导向的培训工作,不仅有利于切实按需培人,提升培训的针对性,进而提升培训效率,长远来看,更加有利于培训效率的以及培训长远效果的保证,按需定制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被培训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有利于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效果,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点击下方附件,下载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