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题易搜网站

题易搜

论文详情

行政管理-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智慧政府的建设研究——以许昌市为例

发布文件:2025-02-21 12 次 60金币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智慧政府的建设研究——以许昌市为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不断推向及涌入。从智慧地球至智慧城市最后到智慧政府。“智慧”已与社会结合一体,使生活四处都存在着“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需要坚持不懈的建设“数字中国”与此同时,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四次会议中提出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数字化政府建设。随着信息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建智慧政府显得越来越重要。智慧政府不仅可以为人们群众提供健全及高效的政务服务,还可以有效促进经济提升及社会发展,从而使政府健全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环境下,服务型政府优化就是建设“智慧政府”,怎样使用信息技术在实践中体现出服务型政府紧跟时代的智慧要素,怎样提升服务效率等,是现今各省市政府建设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以许昌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许昌市在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如何建设智慧政府,并从中总结不足,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此为百姓提供更多的便利,将服务型政府有效落实到位。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智慧政府;协同治理理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二、智慧政府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智慧政府界定

(二)服务型政府

(三)协同治理理论

三、服务型政府背景下许昌市智慧政府建设成效

(一)智慧政府建设政策紧密出台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

(三)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形成

四、服务型政府背景下许昌市智慧政府建设存在的困境

(一)信息开放共享不足

1.政府部门观念滞后

2.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缺乏深度

(三)资金、技术、人才投入不足

1.资金支撑薄弱

2.技术支撑薄弱

3.人才支撑薄弱

五、服务型政府背景下许昌市智慧政府建设对策

(一)优化政府部门理念,健全体制机制

1.优化政府理念

2.健全体制机制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三)加大对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

1.加强资金统筹规划

2.优化技术创新

3.完善信息化人才体系

结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各个国家对智慧政府的建设十分重视,积极探索各种新兴技术在智慧政府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加快智慧政府建设步伐,全方位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放政权,创新监管方式,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其中着重强调“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建立运行良好的行政管理机制。”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212月发布了《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截止至202012月,我国使用网络的民众数量达989亿,互联网总体应用率达70.4%,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为9.86亿,两项统计数据较上年均实现八千万数量级别的增长,网络已经在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网民数量的增长对政府的智慧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和网民的“沟通和交流”成为政府新的任务。近年来,许昌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落实国家推进智慧政府建设的工作任务要求,在2021年《许昌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快速的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为民众提供更高效的政务服务。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许昌省的智慧政府建设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整体水平较低等问题,与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先进省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将新兴技术与政府治理过程相结合,以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新,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是推进许昌省智慧政府建设的关键举措。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丰富了智慧政府建设的研究内容,当今世界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有序推进智慧政府的建设工作,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扩大了智慧政府研究的范围,国内文献对于智慧政府建设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他较大省份和城市,以许昌省作为主体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许昌省展开讨论,扩大了智慧政府研究的地域范围,为推进国家智慧政府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基于对许昌省智慧政府建设现状的研究,分析黑龙江省智慧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许昌省智慧政府建设发展的路径,具体的实践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提升许昌省政府治理水平。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政府治理相结合,整合许昌省各类信息数据资源,解决“数据孤岛”“信息壁垒"问题,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推进全省办公一体化云端平台的建设,有效提升许昌省智慧政府治理水平。第二,有助于提高许昌省政府服务效率。通过大数据网络平台,科学采集、精准定位、多维度分析公众需求,形成个性化、专业化、弱势群体均等化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有效提高许昌省政府服务效率。第三,有助于提升许昌省公民满意度。智慧政府是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政府,基于互联网思维对交通、医疗、社保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实行智慧管理,以便民、惠民为政府职能转型方向,使许昌省政府建设变的更加符合人民期待。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波林Paulin(2016))等认为智慧政府消除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屏障,实现公民与政府间的无障碍交流,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LGAnthopoulos(2017)认为智慧政府应用数据,提升政府主动能力和开放能力,消除内部部门管理界限,集中于预测、发现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无缝隙政务服务FikriH(2018)认为智慧政府建设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与公民进行互动,采取先进技术惩治政府内部官僚腐败问题,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Lutfianah(2017)研究证实领导者有效的监督会给政务执行部门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对于落实政策措施、提供良好服务有促进作用,即领导者对于政策的重视程度影响着智慧政府建设实施有效度Suharto(2018))等认为技术因素、制度因素、人为因素共同影响智慧政府的建设RubelT(2019)等强调公众参与程度、信息公开程度、部门间服务紧密程度是影响智慧政府建设的重要因素。美国信息科学博士Luna-Reyes(2019)指出智慧政府能够强化政府之间、政府与组织之间、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合作及沟通,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政府的不断改革与进步Claudia(2021)指出智慧政府可以得到数据并对环境得到感知与反应,将其逐渐转变为信息与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共部门的决策效率

2.国内研究现状

王珊(2019)认为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云政府的结合升级,加强了对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机整合传统政府分散功能而形成的智慧政府功能。于跃(2019)认为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府的高级形态,是建设电子政府过程中追求的预设目标,具有更高的智能和智慧性。杜洪科(2021)在提出,“智慧政府”实质上是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延伸。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对数字工具的应用,可以实现政府数字信息平台的开放和共享,借助开放数据发展数据技术,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关于智慧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马捷(2018)提出政府部门间存在的信息孤岛、数据鸿沟、信息超载等问题阻碍了智慧政府的建设。胡仙芝(2023)认为智慧政府建设过程中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政府响应速率低与群众信息需求存在矛盾、政府转型与政务服务缺乏良好协调、政府信息公开与控制信息导向能力不能匹配等。卫鑫(2023)认为智慧政府的服务应该更智能、更精准,因此,通过整合政府各部门信息、数据、业务建成移动电子政府,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参与度及交流度,无差别响应社会需求,在任何地点、时间为社会公众提供无障碍、平等化的优质公共服务

通过对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及分析,发现智慧政府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外国学者对于智慧政府的研究倾向于实践性和应用性,集中在数据收集、资源共享、制度运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国内学者对于智慧政府的理论研究更为深入,集中在概念、内涵、智慧政府的应用等宏观层面上,建设研究起步时间稍晚。国内外研究综合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文章更倾向于描写智慧政府建设过程中对于某种创新性技术的使用,而未深入讨论这项技术为智慧政府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变革。对智慧政府建设的研究多是以国家层面为主,针对某一省份、地市的研究较少。

(四)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法。本文的数据资料,部分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报道和对许昌省现行一些政策中的数据提取。对搜集的数据资料和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是研究的技术关键。

文献综述法。本文对许昌省智慧政府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大量查找与阅读,总结各学者观点,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文献之外,包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许昌省政府等网站数据。

二、智慧政府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智慧政府界定

当前国内外对于智慧政府的定义有一定的差别,国外学者认为智慧是使用新兴的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可持续公共价值,创建更为灵活的政府;为公众提供高品质服务、公众满意度为建设目标;将为公民服务、公共服务作为价值理念;将预判顾客未提出的需求、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提升人民参与作为前提条件,将智慧政府外在形态描述的更为精确的响应公众需求,智慧城市服务、智慧公共管理的新型及创新政府。我国学者对于智慧政府的概念划为了三类。第一类,学者认为智慧政府就是数字政府与电子政府衍生概念,实际上差别不大;第二类认为智慧政府是大数据技术和政府整合,也就是将网络和任意政府部门相结合就可以将其划入至智慧政府的建设范围。第三类的学者认为技术优化可以更好的促进智慧政府的建设,运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将城市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出信息价值,让部门可以获得信息共享渠道,从而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及公共服务水准。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认可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府、数字政府另一种高级形态,并指出智慧政府建设与服务政府要求相符,有以人为本、透彻感知、迅速反应等特征,同时将智慧办公、决策、监督、服务四大功能集于一体,可以有效的提高服务能力及治理效率。所以本文将智慧政府界定为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完成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对政府职责体系及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提升政府治理及服务能力,创建以公共服务作为导向的高效智能服务型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

我国诸多学者从三个角度概括了服务型政府的界定。以政府职能看一些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公共利益、公民所需,将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作为建设目标,从而形成政府治理的行政模式。不分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职责是为了经济社会即市场活动打造发展空间,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并不是过度计划及管控经济社会和市场活动。以政府和社会、公民关系角度看,一些学者认为服务型的政府是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建设理念,并且以公民意愿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在社会主义民主法的架构喜爱与社会本位、公民本文、权利本位的指导结合,创建给人民服务的责任型政府。该概念也详细介绍了服务型政府本质及特点,涵盖了现代政府建设的所有要素及功能。从政府的行政方式看,一些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将政府角色从以往的管制者转变为服务者,更是政府对治理模式的一种新的突破。综上所述,本文对服务型政府界定为随着全球经济市场化及信息化发展,将公民、社会本文及权利本位作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提供高效、透明的便利服务为发展目的, 社会主义的整体民主法治架构下,创建各种高度参与的合法、责任型政府。 

(三)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是指通过多方合作、协同行动和共同决策来解决公共问题的一种治理理念和实践方法。该理论认为,传统的单一权力机构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来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协同治理理论强调政府与公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企业等各方之间的协作关系,强调平等、参与和共享的原则。根据该理论,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决策过程,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承担责任。在这种理念下,政府不再是单一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是与其他各方共同参与和推动公共事务的解决。协同治理理论提供了一种包容性和民主化的决策过程,通过促进多方参与和互动,促进信息的共享和知识的交流,增加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它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提升公众对治理过程的参与度和信任度,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 ↓点击下方附件,下载后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