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题易搜网站

题易搜

论文详情

工程管理-某市中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发布文件:2025-02-26 21 次 50金币


某市中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某市中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成本控制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对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研究首先对成本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及其在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进行了阐述。通过定量分析,包括成本预测偏差分析、成本节约率计算,以及定性分析,如对成本管理流程的优化和风险评估方法的改进,揭示了当前成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改进措施,包括:设计阶段的成本优化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审计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评估信息化支持持续改进机制此外,本文引入了先进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估(LCCA)和多标准决策分析(MCDA)成本管理理念,以及BIM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以提升成本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超支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最终提升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通过本研究,为传染病区工程项目乃至更广泛的工程管理领域提供了成本管理的策略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风险评估;成本管理;优化成本

 

一、绪论

(一)研究背

在当今社会,传染病区工程项目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公共健康意义和社会责任。与一般建筑工程相比,传染病区工程项目不仅要满足建筑质量和安全标准,还需遵循更为严格的卫生规范和防疫要求。这些特殊要求使得成本管理在此类项目中显得尤为关键和复杂。传染病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一直是医院管理者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有效的成本管理不仅可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还能够有效控制项目预算,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1]。通过深入分析传染病区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优化和改进成本管理措施,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研究意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设工程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扮演关键角色,涉及严格监控和控制项目预算,确保资金有效使用和支出合理。通过规划和预测项目成本,建设单位可以合理安排资金和资源的使用,确保项目进展顺利。这有助于避免资金短缺和资源浪费,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成果。此外,项目成本管理使建设单位能够更好地掌控项目风险。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和风险可能导致成本增加。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可以及时应对这些风险,避免成本失控,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和控制经济风险。因此,加强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于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成本控制的相关概述

(一)项目成本控制概念

项目成本控制是工程管理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活动,其核心目标在于确保项目在既定预算内完成,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得到满足[2]。该过程涉及对项目成本的系统性规划、监控、调整和记录,以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项目成本控制涵盖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预测:在项目启动阶段,基于历史数据、类似项目经验以及市场条件,对项目总成本进行初步估算。

成本预算:将预测的总成本细分为各个工作包或活动,形成详细的成本预算计划,为项目实施提供财务指导。

成本监控:通过持续跟踪和记录项目的实际成本支出,确保成本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成本分析:对成本偏差进行定量分析,识别成本超支的原因,评估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成本调整: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成本预算和控制策略,以应对成本偏差和市场变化。

成本报告:定期向项目干系人报告成本状况,包括成本执行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最终成本。

成本闭环管理:构建一个持续的成本管理循环,从成本预测到成本报告,不断反馈和调整,以实现成本控制的动态优化。

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要求项目管理团队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和对项目环境的深刻理解。此外,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可以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的精确度和效率。

(二)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

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它包括对项目成本的预算编制,即根据项目的范围和需求,制定项目的财务预算,明确资金投入和费用分配。其次,项目成本控制涉及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成本进行跟踪和监控,包括收集、记录和分析项目执行阶段的费用支出情况,以便及时掌握项目的实际成本状态[3]。此外,项目成本控制还需要进行成本与进度的整合管理,通过将成本与时间进度进行协调,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并避免进度延误导致的成本增加。项目成本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

 

1 成本控制的过程

某市中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一)工程基本情况

恒康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被指定为高阳县宏润大街112号某市中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的监理单位,总建筑面积为27670.91平方米,设计单位为山东建筑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工程包括传染病房楼、隔离病区和综合服务大楼三个主要建筑部分。传染病房楼地上五层,占地面积6470.35平方米;隔离病区为五层楼,占地面积7317.25平方米;综合服务大楼也为五层,占地面积6253.19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为车库,占地面积7630.12平方米(人防工程面积为3879.59平方米)。地下停车场采用框架结构,综合楼、传染病房楼和隔离病区楼采用钢框架结构。工程包括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含钢结构)、粗装修、安装工程(给排水、电气、消防、人防、空调等)。工程计划于20201130日开工,竣工日期为202166日,总工期208天。

(二)市中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的施工费用概况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结构中,费用被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直接成本通常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这些是直接投入于施工过程并易于量化的费用。间接成本则更为复杂,它不仅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还涵盖了一系列其他运营和管理费用,如办公费、设备折旧、租赁费用、安全与合规费用,以及劳动保险费等[4]。这些成本虽然不直接用于施工,但对项目的整体成本有显著影响,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因此,对间接成本的准确评估和管理同样至关重要,不应仅仅局限于人员工资的考量。在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中,对这些费用的深入分析对于理解成本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本项目中,通过对费用结构的分析,可以识别出影响工程目标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以下是某市中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的基础工程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情况,以及间接费用的实际成本汇总。

1 基础工程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对比(单位:万元)

成本项目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费

其他费用

合计

目标成本

158.9

1847.5

328.7

214.9

2550

实际成本

167.5

1792.9

303.6

220.4

2466.4

2 项目间接费用实际成本汇总表(单位:万元)

成本目标

管理人员工资

办公费

劳动保险费

职工教育经费

合计

预算成本

1607.6

903.5

53.7

25.2

2590

目标成本

1575.4

864.3

32.5

16.8

2489

实际成本

1598.6

755.9

49.8

23.2

2427.5

实际与预算

节约+

超支-

9

147.6

1.9

2

160.5

实际与目标

节约+

超支-

-23.2

90.4

-17.3

-6.4

43.5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项目在间接费用方面实现了成本节约,但基础工程的实际成本超出了目标成本。这表明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改进。例如,人工费用的超支可能指向了成本控制措施的不足,而间接费用的节约则表明在某些管理环节上项目团队采取了有效的成本节约措施。

某市中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传染病区工程项目与一般建筑工程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在成本管理中带来了额外的挑战。以下是本项目在成本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了医院传染病区的特殊性:

(一)缺乏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传染病区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严格的卫生和防疫要求,如负压病房设计、独立排污系统、特殊通风系统等,这些特殊设计会增加额外成本[5]。设计团队需要充分评估这些系统对后期运营成本的影响,以避免后期运营成本大幅增加。传染病区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和设备,例如抗菌材料、高级防护设备和医疗设备,这些往往价格昂贵,并且市场供应量有限,导致采购成本难以控制[6]。医院传染病区需要遵守比一般建筑更为严格的卫生和安全规范,这不仅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也增加了相应的成本。

为了满足隔离和防止交叉感染的要求,可能需要增加额外的隔断和通道,这些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传染病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呈现出阶段性和片面性的特点。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项目在某些环节如间接费用方面实现了成本节约,但这种节约并未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得到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阶段

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后期施工和运营维护的成本,导致施工阶段频繁变更设计,增加了额外成本。

2.施工阶段

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控制较为严格,但对机械使用和现场管理的优化不足,导致资源浪费。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特殊措施,如防止交叉感染的隔离措施、对施工人员的特殊防护要求等,这些都会增加人工和管理成本。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完善、流程科学、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3.竣工验收阶段

验收阶段往往重视质量而忽视成本,导致不必要的返工和延误,增加了成本。传染病区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时需要满足的特殊卫生和安全标准,这些特殊标准可能导致额外的测试和验证费用。

4.运营维护阶段

运营阶段缺乏对长期成本的评估和控制,如能耗和维护费用,导致长期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传染病区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时需要满足的特殊卫生和安全标准,这些特殊标准可能导致额外的测试和验证费用

在设计阶段,传染病区的特殊性要求有高标准的隔离和通风系统,但设计团队未能充分评估这些系统对后期运营成本的影响,导致后期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在施工阶段,虽然通过严格的人工和材料成本控制节约了成本,但由于缺乏对施工机械使用的优化,导致机械使用效率低下,增加了机械使用成本。

这种单一环节的成本控制策略忽视了项目全周期的成本效益,导致整体成本管理效率不高。在本医院工程中,传染病房楼和隔离病区楼采用钢框架结构,虽然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施工速度,但是也增加了材料费和机械费,而且钢结构在防火、隔音、保温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额外增加隔热层、吊顶等装饰材料。此外,在运营维护阶段,也需要对项目的使用寿命、维修费用、能耗费用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保证项目的后期效益。

(二)成本预测与预算编制不

在进行成本预测时,传统的模型往往未能充分考虑传染病区的特殊要求,如负压病房的建设、特殊通风系统、独立排污处理系统等。这些特殊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远高于一般建筑,导致成本预测的不准确。在进行该医院传染病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时,成本预测与预算编制的不精确性成为项目成本超支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不精确性在多个层面上显现,对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直接成本预测偏差

在表1中,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实际成本均超出了目标成本,反映出在成本预测阶段对资源价格和消耗量的估计存在误差。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对市场波动的预测不准确,或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缺乏足够的预见性。例如,材料费的实际成本超出目标成本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指向了在预算编制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判断失误,或是对项目特定需求的材料供应估计不足。



↓点击下方附件,下载后阅读全文↓                本文共计12200字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