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公共事业管理-乡村振兴战略下Y镇产业兴旺实现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Y镇产业兴旺实现路径研究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下想要产业兴旺实现,就必然使农民增收致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报告中提出了二十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二十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实现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全局的一个根本问题,只有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才能使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益,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财力保障和经济基础。产业兴旺实现推动Y镇产业结构理论发展,总结当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丰富当地产业结构理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进一步将Y镇产业结构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本文以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在对Y镇产业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针对Y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人才流失、农业机械化程度、产业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影响力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得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Y镇产业兴旺的路径,为Y镇产业兴旺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类似地区的乡村产业兴旺实现路径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路径
目录
引言
乡村产业兴旺实现属于一个涉及到国计民生与国家发展大局的基本问题。只有加速农业的转型升级,才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获得更多的收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财力保障和经济基础。在目前的情况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产业的发展,可以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结合当前Y镇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产业发展的特点,精确的找到实现产业兴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路径,以生态优先为前提,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从而优化产业布局,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道路,然后从理论、实践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问卷调查、访谈记录为依据,在结合国内和国外的理论,提出推进Y镇产业兴旺的实现路径。这对本地区的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有利于Y镇政府更好的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进城镇产业融合,进而实现农村产业的全面振兴。
产业兴旺的实现助推Y镇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实地考察在Y镇基层干部和相关农户交谈中了解到所属地区各村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总结当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解决方案来丰富当地产业结构理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进一步将Y镇产业结构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兴旺的实现有利于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自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学界学者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面临的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同时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本文根据相关的理论基础,结合Y镇产业现状,探索出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实现路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理路,有利于强化Y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自信。
1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1基本概念
1.1.1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三农”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三农”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我们要把“三农”问题摆在我们党的工作的第一位。目前乡村发展缓慢问题是现代化国家在建设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短板,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我国在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1]。“三农”问题的解决,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工作,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三农”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中,要把产业兴旺当作第一要务,要把生态宜居当作基础,要把乡风文明当作灵魂,要把治理有效当作保证,要把生活富裕当作目标。乡村振兴战略从培育动能保质量、打造格局稳生态、繁荣文化扬风气、夯实基层强治理、加强保障善民生、精准帮扶消贫困、创新机制促发展、汇聚力量育人才和坚持党的领导的九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实施举措,是全方位的、立体性的[2]。
1.1.2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的创新,提升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同时,促进三产在乡村的整合和扩展,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工作和收入增加的机会。
2理论基础
2.1农业现代化理论
农业现代化的目的是要实现乡村农业的发达,乡村的富裕和乡村的富裕,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的活动;是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过程;它是指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使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断增加,使农民的增收不断增加的一个过程。所以,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对 Y镇的产业兴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因素[3]。
2.2农业产业化理论
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以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提出来的,它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农业产业化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有重要作用,其基本思路是通过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来实施。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它都得因地制宜,都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增效为根本目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出现是为了助推产业兴旺的实现[4]。
2.3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城乡融合发展是城市与农村地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状况,其实质就是从“分离”、“相对”到“相对”、“相对”的“一体化”发展过程。农村振兴就是要使农村重新焕发生机,使农村变得更加兴旺发达。有学者认为城乡融合是把城市和农村的优点结合起来,使得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互补,避免了一些城乡发展的矛盾。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得依赖于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因此产业兴旺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座桥梁[5]。
3Y镇基本特征及产业发展现状
3.1Y镇基本特征
Y镇位于印江自治县南部,距县城64公里,与思南县大坝场镇、石阡县坪地场乡、江口县德旺乡及本县的缠溪镇、洋溪镇毗邻。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长为江源阔河,境内长13千米。全镇国土面积98.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39亩(其中田9772亩、土3767亩),森林覆盖率达74%,辖13个行政村,123个村民组,总人口13136人,是印江县南部经济文化交流中心[6]。
3.2Y镇产业发展现状
3.2.1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Y镇党委、政府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全县“2+N”产业发展的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实现现代化,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质量高、群众增收快、城乡变化大、社会和谐好”的工作思路,打造“三个四千级”产业升级版,如图3-1。
图3-1“三个四千级”产业升级版
2022年全镇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集中流转了茶园1150亩,高标准管护茶园4000亩,建成3个茶产业专业村,引进印江新安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杨柳,着力填补了夏秋茶加工的空白[7]。
崔山、杨家寨等村通过精细化管护黄精种植基地并采取以短养长方式套种五倍子的成果,如表3-1。
表3-1精细化管护成果
村集体精细化管护 | 黄精种植基地 | 套种五倍子 |
崔山、杨家寨等村 | 2700亩(育苗150亩) | 1500亩 |
表3-2合作社引领成果
合作社引领 | 种植牧草 | 带动全镇共计发展肉牛 | 2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 |
印江贵邦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 | 1000亩 | 1200余头 | 15户 |
在印江贵邦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下取得了的成果,如图3-3。
冷水大鲵(娃娃鱼)养殖稳中有进,300亩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肉羊养殖存栏800头,生猪养殖补栏达到了4500头。及时管护大路,中山等村400亩,特色果品“蜂糖李”(150亩)卖得一干二净,年产值超过十万。定购辣椒1150亩,长势喜人,共收购六万多斤;菌类生产稳步发展,培育了12个菌类种植户,完成了菌类(菌类)菌类(菌类)种植面积35万亩。2021年Y镇在全县产业现场观摩中排名第一名。
3.2.2五年的发展目标
表3-3五年发展目标
年份目标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粮食总产值 | 财政预算总收入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21年 | 2.692亿 | 4228吨 | 1481.48万元 | 1.1万元 |
2026年 | 3.5亿以上 | 4600吨以上 | 2000万元以上 | 1.4万元以上 |
Y镇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到2026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比2021年增长30%;粮食总产量达到4600吨以上,比2021年增长8.8%;本级财政预算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比2021年增长35%;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比2021年增长27%。
4Y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注定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的方式综合分析Y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为探索当地产业兴旺路径提供必要前提,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出了200份,收回了200份。
4.1Y镇产业兴旺存在的问题
图4-1您认为Y镇产业兴旺目前存在的问题?(多选)
通过问卷调查图4-1中,我们可以发现200人中,有103人认为Y镇产业兴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产业影响力低”占总人数的51.22%;认为“人才流失”问题的人数有142人,占总人数的68.29%;认为“机械化程度低”问题人数有125人,占总人数的57.32%;认为“产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的人数有120人,占总人数的54.27%;“产业融合发展不足”问题人数有81人,占总人数的34.76%;认为“其他”问题人数有4人,占总人数的2.44%。
对此我们取存在问题占比最高的四个作为Y镇产业兴旺存在的问题,占比最高的分别是“人才流失”、“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和“产业影响力低”。
↓点击下方附件,下载后阅读全文↓ 本文共计8679字 另附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