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详情
国家开放大学-人工智能
国开、奥鹏所有的在线答案、离线答案都可在首页进行搜索,搜不到的可以联系客服!所有答案都有!右下角微信扫码可以添加客服微信。
答案已添加至底下文档中,可登录下载完整版。
一、判断题
试题 1
P(A∣B)代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对
错
试题 2
深度学习是计算机利用其计算能力处理大量数据,获得看似人类同等智能的工具。
对
错
试题 3
贝叶斯定理是为了解决频率概率问题提出来的。
对
错
试题 4
下图表示的是前向状态空间搜索。
对
错
试题 5
启发式规划的两种方法是减少更多的边或者状态抽象。
对
错
试题 6
状态空间图是对一个问题的表示,通过问题表示,人们可以探索和分析通往解的可能的可替代路径。特定问题的解将对应状态空间图中的一条路径。
对
错
试题 7
人们需要把分类器学习的样本的特点进行量化,这些量化后的数据,如鸢尾花的高度、花瓣的长度、花瓣的宽度等就是鸢尾花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是有效的,可以提供给分类器进行训练。
对
错
试题 8
现实世界中的规划问题需要先调度,后规划。
对
错
试题 9
分层规划中包含基本动作和高层动作。
对
错
试题 10
谓词逻辑是应用于计算机的逻辑形式,其逻辑规则、符号系统与命题逻辑是一样的。
对
错
二、选择题
试题 11
当我们在物品种类很多的情况下,需要快速选择出一种最优搭配方案时,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特别的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些方法中的一种被称为“遗传算法”,它是通过模拟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决问题的,因此也被归类为“进化算法”。()教授首先提出“遗传算法”。
A.艾伦·麦席森·图灵
B.亚瑟·塞缪尔
C.约翰•霍兰德
D.冯·诺依曼
试题 12
人工智能中问题求解的目的包括:( )。
A.用最小的存储空间,最快的时间找到最佳解。
B.让机器自动找出某问题的正确解决策略。
C.不论付出多少时间,都要找出所有的解。
D.让机器举一反三,具有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
试题 13
()设计出了一个会自主学习的跳棋程序,驳倒了“机器无法超越人类,像人类一样写代码和学习”的理论,创造出了“机器学习”这一术语。
A.冯·诺依曼
B.艾伦·麦席森·图灵
C.托马斯·贝叶斯
D.亚瑟·塞缪尔
试题 14
机器通过“学习”也能掌握这种分门别类的技能,如识别人脸,或者区分两种花。像这样能够完成分类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被称为分类器。机器分类的流程可以被抽象为()和()这两个环节。
A.分类器建立
B.学习特征
C.提取特征
D.分类器训练
试题 15
算法模型看起来像一棵倒立的树,数据沿着树根输入,再从叶子节点输出,中间的分支要根据不同特征的信息进行判断,决定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种算法称为()。
A.遗传算法
B.A*算法
C.决策树
D.KNN
试题 16
贝叶斯网络是一个()。
A.无向环形图
B.无向无环图
C.有向无环图
D.有向环形图
试题 17
机器学习过程中,近似于人类的归纳推理式学习方式,被誉为“人工智能最有价值的地方”的学习方式是()。
A.机器学习
B.无监督学习
C.监督学习
D.深度学习
试题 18
当神经网络接收到工作任务时,就是用()来接收这些任务所对应的数据集,如图像每个像素点的特征数值——色彩、亮度等。()的每个神经元都是任务的特征,即特征数值。
A.应用层
B.输入层
C.隐含层
D.输出层
试题 19
人们想让智能机器分辨哪个动物是熊猫,就会输入一些数据告诉机器。如图上所示的“大大的脑袋,黑白两色,黑眼眶,圆耳朵”,这些属于()。
A.标签
B.特征值
C.数据结构
D.拟合标签
试题 20
以下哪一项不是机器智能的来源( )
A.摩尔定律
B.数据
C.数据结构
D.数学模型
一、判断题
试题 1
人们需要把分类器学习的样本的特点进行量化,这些量化后的数据,如鸢尾花的高度、花瓣的长度、花瓣的宽度等就是鸢尾花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是有效的,可以提供给分类器进行训练。
对
错
试题 2
深度学习是计算机利用其计算能力处理大量数据,获得看似人类同等智能的工具。
对
错
试题 3
人工智能利用遗传算法在求解优化问题时,会把问题的解用“0”和“1”表示。0,1就是就是“遗传基因”,01组成的字符串,称为一个染色体或个体。
对
错
试题 4
启发式规划的两种方法是减少更多的边或者状态抽象。
对
错
试题 5
谓词逻辑是应用于计算机的逻辑形式,其逻辑规则、符号系统与命题逻辑是一样的。
对
错
试题 6
下图表示的是前向状态空间搜索。
对
错
试题 7
P(A∣B)代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对
错
试题 8
分层规划中包含基本动作和高层动作。
对
错
试题 9
状态空间图是对一个问题的表示,通过问题表示,人们可以探索和分析通往解的可能的可替代路径。特定问题的解将对应状态空间图中的一条路径。
对
错
试题 10
贝叶斯定理是为了解决频率概率问题提出来的。
对
错
二、选择题
试题 11
人工智能中问题求解的目的包括:( )。
A.不论付出多少时间,都要找出所有的解。
B.用最小的存储空间,最快的时间找到最佳解。
C.让机器举一反三,具有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
D.让机器自动找出某问题的正确解决策略。
试题 12
()的原理是:每一个节点绑定一个启发值,然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筛选,引导机器优先筛选那些启发值更优的节点,规避一些无用或效率较低的节点,从而快速找到问题的解。
A.A*算法
B.遗传算法
C.KNN
D.决策树
试题 13
定义规划任务的要素有:()。
A.目标
B.节点
C.动作
D.状态
试题 14
以下哪一项不是机器智能的来源( )
A.数据
B.数据结构
C.数学模型
D.摩尔定律
试题 15
当神经网络接收到工作任务时,就是用()来接收这些任务所对应的数据集,如图像每个像素点的特征数值——色彩、亮度等。()的每个神经元都是任务的特征,即特征数值。
A.输出层
B.输入层
C.隐含层
D.应用层
试题 16
人们想让智能机器分辨哪个动物是熊猫,就会输入一些数据告诉机器。如图上所示的“大大的脑袋,黑白两色,黑眼眶,圆耳朵”,这些属于()。
A.特征值
B.拟合标签
C.数据结构
D.标签
试题 17
贝叶斯网络是( )首先提出来的。
A.贝叶斯
B.朱迪亚·珀尔
C.高斯
D.康托尔
试题 18
算法模型看起来像一棵倒立的树,数据沿着树根输入,再从叶子节点输出,中间的分支要根据不同特征的信息进行判断,决定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种算法称为()。
A.A*算法
B.遗传算法
C.KNN
D.决策树
试题 19
深度学习模型区别于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的是( )
A.增加模型训练的层次
B.增加数据量
C.改变算法
D.增加标签量
试题 20
遗传算法具有()的迭代过程的搜索算法。也就是说,通过群体的一代代的不断进化,最终收敛到“最适应环境”的个体,从而求得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
A.遗传变异
B.自然选择
C.生存+检测
D.适者生存
一、判断题
试题 1
分层规划中包含基本动作和高层动作。
对
错
试题 2
启发式规划的两种方法是减少更多的边或者状态抽象。
对
错
试题 3
现实世界中的规划问题需要先调度,后规划。
对
错
试题 4
人们需要把分类器学习的样本的特点进行量化,这些量化后的数据,如鸢尾花的高度、花瓣的长度、花瓣的宽度等就是鸢尾花的特征。这些特征都是有效的,可以提供给分类器进行训练。
对
错
试题 5
深度学习是计算机利用其计算能力处理大量数据,获得看似人类同等智能的工具。
对
错
试题 6
谓词逻辑是应用于计算机的逻辑形式,其逻辑规则、符号系统与命题逻辑是一样的。
对
错
试题 7
人工智能利用遗传算法在求解优化问题时,会把问题的解用“0”和“1”表示。0,1就是就是“遗传基因”,01组成的字符串,称为一个染色体或个体。
对
错
试题 8
P(A∣B)代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对
错
试题 9
贝叶斯定理是为了解决频率概率问题提出来的。
对
错
试题 10
状态空间图是对一个问题的表示,通过问题表示,人们可以探索和分析通往解的可能的可替代路径。特定问题的解将对应状态空间图中的一条路径。
对
错
二、选择题
试题 11
()的原理是:每一个节点绑定一个启发值,然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筛选,引导机器优先筛选那些启发值更优的节点,规避一些无用或效率较低的节点,从而快速找到问题的解。
A.决策树
B.遗传算法
C.KNN
D.A*算法
试题 12
定义规划任务的要素有:()。
A.节点
B.状态
C.动作
D.目标
试题 13
假设有一个能自己打扫卫生的真空吸尘器,它的世界只有两块地毯那么大。它可以感知自己处于哪块地毯,这块地毯是干净的还是脏的。它可以选择向左移动(R)、向右移动(L)、吸尘(S),或者什么也不做。下面是吸尘器清扫地毯这个问题的状态空间图,图中的“R”“L”“S”等称为这个问题的( )。
A.解
B.算子
C.状态
D.算符
试题 14
深度学习模型区别于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的是( )
A.改变算法
B.增加标签量
C.增加数据量
D.增加模型训练的层次
试题 15
贝叶斯网络是( )首先提出来的。
A.朱迪亚·珀尔
B.康托尔
C.贝叶斯
D.高斯
试题 16
算法模型看起来像一棵倒立的树,数据沿着树根输入,再从叶子节点输出,中间的分支要根据不同特征的信息进行判断,决定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种算法称为()。
A.决策树
B.遗传算法
C.KNN
D.A*算法
试题 17
机器通过“学习”也能掌握这种分门别类的技能,如识别人脸,或者区分两种花。像这样能够完成分类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被称为分类器。机器分类的流程可以被抽象为()和()这两个环节。
A.分类器建立
B.学习特征
C.提取特征
D.分类器训练
试题 18
在A* 算法中,当我们找寻当前节点的相邻子节点时,需要考虑()。
A.无论是否在open列表中,都需要重新更新找到的子节点。并且重新计算F值。
B.如果该子节点已经在Close列表中,则我们可以直接丢弃它。
C.如果该子节点已经在Open列表中,则我们需要检查其通过当前节点计算得到的F值。如果比它原有计算的F值更小。如果更小则更新其F值,并将其父节点设置为当前节点。如果没有更小,则保持它原有的父节点和F值
D.如果该子节点不在任何列表中,则将其加入到Open列表,并计算F值,设置其父节点为当前节点。
试题 19
以下哪一项不是机器智能的来源( )
A.数据结构
B.数据
C.摩尔定律
D.数学模型
试题 20
机器学习过程中,近似于人类的归纳推理式学习方式,被誉为“人工智能最有价值的地方”的学习方式是()。
A.监督学习
B.机器学习
C.无监督学习
D.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