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题易搜网站

题易搜

论文详情

行政管理-乡村网格化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韶关市始兴县为例

发布文件:2025-02-23 13 次 50金币

 


乡村网格化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韶关市始兴县为例


 

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剖析其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旨在探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研究首先介绍了服务型政府、精细化治理及社会协同治理等理论基础,为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随后,详细阐述了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的现状,包括网格划分、人员配置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针对当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工作职责边界不清、人员队伍结构失调、社会协同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因,主要归结为治理理念不先进、选人用人不科学、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治理理念、明确权责界限、强化队伍建设及完善协同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始兴县乃至类似地区乡村网格化治理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网格化治理;服务型政府;精细化治理;社会协同治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服务型政府理论

(二)精细化治理理论

(三)社会协同治理理论

三、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基本情况

(二)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现状

1. 网格划分

2. 人员配置

3. 运行机制

四、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问题

(一)工作职责边界不清

(二)人员队伍结构失调

1.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2.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员学历层次不合理

3.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员队伍不稳定

(三)社会协同程度不高

五、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治理理念不先进,认识不足

(二)选人用人不科学,保障不够

(三)政策制度不完善,落实不畅

六、完善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理念界定职责

1. 转变治理理念

2. 明确权责界限

(二)强化队伍建设

1. 提升网格员专业化水平

2. 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

3. 增强网格员队伍稳定性

(三)完善协同机制

1. 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2. 积极完善乡村自治

3. 激发社会多元主体参与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7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与繁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成为实现农村社会整体进步和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其乡村治理的效果不仅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是衡量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指标。然而,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多样化的治理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迫切需要创新治理方式以适应新的挑战。

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治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责任细化到具体单元,实现高效化的管理。这种模式以服务为导向,注重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乡村治理领域,网格化治理有助于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和自治能力。始兴县在乡村治理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在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剖析和解决。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始兴县乃至其他类似地区的乡村网格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乡村治理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一方面,网格化治理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践。例如,何孜(2023)以湖北赤壁为例,分析了网格化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现状;时雨晴(2023)则具体探讨了菏泽市皇镇网格化治理的地方实践及优化路径。此外,金祎(2023)对福建省三明市开善乡的基层网格化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示了网格化治理在乡村层面的具体应用和成效。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治理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趋势。苏岚岚(2023)和陈桂生、岳喜优(2023)等人从数字治理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指出了数据、技术和平台在乡村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此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联防联治等问题也是国内乡村治理研究的重点。如陈志胜(2023)介绍了武安市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李颖(2023)则分析了B市M乡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实践;李明璗、雷玉曼(2023)则针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联防联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虽然国外直接针对中国乡村网格化治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国外学者在乡村治理、社区治理及数字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乡村治理方面,国外学者注重从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多个维度探讨乡村治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一些研究关注乡村社区的自组织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同治理的重要性。同时,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治理在国外乡村治理中也逐渐兴起。国外学者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如通过智能化平台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首先概述了主要的科研背景、重要性和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理论探讨;接着,基于解释农村网络管理的相关理念与原理,我们详细讨论了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农村网络管理的现况,通过采用文档研究、问卷调查和现场访问等手段来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因素;最后,根据这些发现,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乡村网格化治理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后续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案例分析法:选取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内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网格化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服务型政府理论

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民意识觉醒。行政体制改革中形成“服务型政府”理论,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推动政府转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陈玉生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后现代工业社会中的“服务的社会管理模式”,以普遍性精神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凸显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明确政府职责范围;第二点是以人民为核心价值观;第三点则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对其违法行为严惩不贷;第四点在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和沟通交流;第五内容涉及优化公共服务的流程设计;最后一点则是对政府工作的效率进行科学评估。这个理论框架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也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应该把焦点放在基层社区网格化的管理上,建立起服务型的政府机构,提升民众的主导作用,形成多元的治理体系,这样才能让政府的工作在基层社会的治理中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

(二)精细化治理理论

泰勒提出的精细化治理理论被日本丰田公司应用于企业生产,后来又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精细化治理要求目标明确、责任具体、流程规范和治理手段高效。在乡村治理中,应用精细化治理理论可以细化网格化治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三)社会协同治理理论

社会协同治理是通过多方协作来更精准、高效地处理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多主体相互协调配合的新型模式,促进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力量的发展,改进协同工作的制度,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目前,社会治理主要由政府主导,但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变化,社会问题增多,全部由政府解决不现实。社会协同治理的理念非常重要,应用于网格化治理中,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从以往的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乡村网格化治理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基本情况

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地域广阔,农田广袤,常住人口21.27万,其中乡村人口占多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3.13亿,同比增长7.7%,在韶关市和广东省内排名分别为第7名和第94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246元和11514元。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入选中国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案例、广东省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名单和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显示其在乡村发展、绿色建设和环保方面的成就。同时,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治理水平也取得长足进步,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点击下方附件,下载后阅读全文↓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