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住环境整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A村为例
行政管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住环境整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A村为例
{摘要}在十九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整体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与获得感的一个主要源泉。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不整洁等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农办等部门发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从制度上明确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方针、行动目标,并从制度上明确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原则依据和行动导向。但是,随着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深入,一些新问题也随之显现。本文将A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内容,尝试着寻找出一条与A村的现实情况相适应的人居环境整治道路,从而为A村的农村人居环境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
目 录
前 言
一、绪论
为实现“中国梦”,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农村振兴”的新思路。这实际上是一项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对其实施与实现进行整体的规划,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实施。乡村不仅要实现工业的振兴,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而且要实现乡风,环境的和谐。想要让村庄变得舒适干净,提高生活质量,才是真正的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并不平衡,大部分的乡村地区仍存在着环境污染、混乱、居住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装备和环境卫生与城市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不断的经济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的乡村生活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户的要求,因此,对乡村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改善已成了大多数农户的中心要求。为使乡村更加强大,我们国家把乡村人居环境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二、A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状况
所谓的生活垃圾,就是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生活中的垃圾包括了厨余和农作物的废弃物,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发酵的肥料。由于在这些生活废物中,既有可循环使用的废物,也有有害的废物,这些废物的不适当的收集和处理,会使乡村的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购买商品的方式也变得更加便捷,同时,在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因此,传统的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已经不能再满足农民们的生活需要了,因此,在农村地区,整体的空气质量也在持续恶化。
通过对66个农村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百分之百的农村可以将城市或城市周边农村的生活垃圾投入垃圾箱,而能将其分类的农户仅占18.19%。86.36%的农户认为处理废弃物的机械设施离家较近、使用方便;72.73%、86.36%负责即时回收;未规范的垃圾处理点占68.19%,对垃圾处理点满意的占72.73%。A.还应该改善村庄的非标准垃圾堆,预防垃圾堆,让村民们了解垃圾分类对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以及垃圾分类在村民中所占的比重。
在普通农村,89.87%的农户将生活垃圾投入到了垃圾箱,22.54%的农户没有进行了分类处理,而是将其随意倾倒。的农户认为垃圾箱等回收设施离农村更近;的农户认为丢弃垃圾不方便;69.62%的居民对即时回收的居民废物负责,44.3%的居民对此负责;79.75%的农户对农村垃圾回收和处置方式感到感谢,其中39.24%的农户对农村垃圾回收利用感到感谢。一般村天生的对废物的分类和处置都十分注重对废物的管理方式,不能对废物进行适当的处理。
在偏远地区,将生活垃圾分类丢弃的农户只占35.29%,将垃圾分类丢弃的农户只占33.33%。29.41%的农户认为处理垃圾的机械离自家较近、方便;接受回收的人占35.29%,即时回收的人占29.41%;64.71%的农户反映自己所在村庄存在不规范的垃圾处理点;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处置,有35.29%的农村居民表示非常满意。推广边远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首先要保证农户聚集到垃圾场,而不是堆积起来的垃圾。
表2.1 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及村民满意度
在大多数的乡村,在垃圾的处理上,原本用来储存垃圾的土坑已经被填埋场所取代,用的是各种型号的垃圾桶,并有多名保洁者进行每日的清洁工作。因此,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可以说是相当的及时,同时,在乡村中,垃圾的处理从原本的混乱走向了有序,比起之前,这一过程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让农民对村庄中的垃圾处理行为更加的满意。
由于我国农民人数众多,而农民缺乏对污水回收和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合理配置的认识,导致了生活污水的消耗越来越大。加之农村排水设施缺乏,对生活废水的治理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将制约人居环境的快速发展。随处扔垃圾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便利度,特别是在冬季,因为气候寒冷,很容易导致道路结冰,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威胁,导致农民们对自己的生活自然环境产生了一种不屑。
先后推进农村生活废水治理,优先解决城市生活废水问题。根据村落的区位优势和条件,以及污水造成的经营规模和人数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再生的控制方式。实施废水处理,不仅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水的排放,而且要保证废水的循环使用。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城市周边乡镇在治理农村污水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在更好一些的农村,生活废水的乱排情况得到了某种控制。
66个乡村中,有31.82%的村落反映出村落存在废水排放。农村生活废水随意倾倒的比例为273%,农村生活废水处理现状表示非常满意的比例为54.54%。该村50.63%的村民反映村内有下水道;46.83%的农民生活垃圾还未得到有效利用;有39.24%的农户感谢村里的下水道处理。在偏远农村地区,有58.82%的农户生活被下水道覆盖;59.94%的农民通过下水道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对农村生活用水现状表示非常满意,29.41%的农民对农村生活用水现状表示非常满意。
A废水处理的实践成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要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减少村里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让更多的农民感到满意,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对农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表2.2 农村污水治理情况及村民满意度
村容是村庄的一种形象,然而,在传统的“名村”建设过程中,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使得“名村”自身存在着“缺憾”。许多农村的大学生外出务工,农村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少。很多无人居住的房屋大都年久失修。村庄两侧都是乱七八糟的建筑,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雨水和排水管网也不完善,没有对村子进行全面的保护,没有对村子进行任何的改造,这对村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全面改善村庄的环境,加快村庄公路的修建,改善公路破损的问题,使村庄出行更加方便。绝对不能擅自在路边修建停车场,也不能占用公众的地方。要把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持乡村原有面貌作为乡村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使乡村的青山,也能留住乡愁。禁止在村子里面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和建设,不允许在村子里面进行任何形式的具象化的工程,要加强对村子里面传统的古树木与建筑的保护修复,让村子成为传承文化、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的媒介。促进乡村景观建设,鼓励农民利用闲置土地建立苗圃,提高举办的景观建设水平。加强农村公用灯光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创建美丽乡村。
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的规定,对城市周边需要的村庄进行了“村容整洁”改造;建设水平较高的村庄,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有了很大改善;在偏远的农村,要保证农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做到农村环境卫生,舒适,有序。
在受访的行政村中,76.27%的农户认为村道及入村公路养护工作做得很好,58.48%的农户认为村道的养护工作做得很好,19.49%的农户认为入村公路尚未全部修缮完毕。65.5%的农民认为村庄内有足够的灯光设备,45.76%的农民认为村庄内有足够的灯光设备。调查结果显示,有1.69%的农民认为,村庄内的路灯虽然不够完善,但并没有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并且对现有路灯的使用情况非常满意。有62.72%的农民认为自己曾在本村开展过一次乡村公园建设项目,有44.92%的农民认为自己曾在本村开展过乡村公园建设项目和乡村公园建设项目。64.41%的农户认为村里配备了技术专业的清洁工人,而对清洁工人工作非常满意的仅有33.05%。67.02%的农户反映存在非法房屋,44.92%的农户对该问题表示不满。A也要不断加大对村庄的治理,改变村庄的面貌。村里的人尤其重视公路的修建,尤其重视院子门前的环境卫生。希望公路能保持干净,村里的公路也能保持下去。
表2.3 村容村貌整治情况及村民满意度调查
多数村子近年来十分重视建设村内主干道,为村民出行、生活等提供更多方便;在村庄里,最近要把道路两侧的私家车棚给拆掉;村庄的灯光设备比较齐全,节能灯数量较多,灯光亮度较高;村中道路两侧的墙壁被重新粉刷一新,并贴上了乡村特色的宣传画、口号,使村子的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四)村庄规划的实施状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的是对落后地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包括土地整治、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等。实现统筹协调,多规合一。在实施村庄规划时,要注重对房屋建设的规划,对居住空间进行合理的布置,促进村庄功能的合理分配,将组织协调、村民委员会主导作用、技术部门指导的规划体系落实到位,提高对村庄的整体规划效率。村庄的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全面、完整的规划。村庄的类型有很多,要将各种类型的村庄特点以及生态资源的总量作为重点,对村庄整体的合理分布进行统筹,制定出与村庄未来走向、生活实际、生产制造、生态相适应的农村室内空间规划。
66个受访村庄中,在被问到“大家村是否有统一的城市建设计划?”有56.3%的村表示进行了改造,村的规划和经营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总体上仍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农村土地利用总体格局尚未形成。村里的居住区、娱乐设施等功能区的划分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来进行设计。每个乡镇都得到了国家给予的年度补助,有些乡镇更是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一家以群众素质为基础的游憩俱乐部。
目前,政府更多地关注的是对最佳的短期经济收益的追求,对长期复杂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对设施建设的投资。诸多因素导致了农村居住环境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基建工程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到快速的解决。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农民对生活环境的关注程度。由于相关部门的宣传工作还没有做好,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做宣传的情况。农民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有关政策认识不足,对破坏生活条件造成的诸多损害认识不足,主观能动性较低,参与意识较低。
各地都加大了对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力度。村里的电台和墙壁上的口号,大多都是在进行着对农村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的紧切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激发了农民们的积极性。但是,在各种广告和电台的推广下,农民们对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只是一知半解,没有一个真正的带头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工作中,村委会的宣传意识较弱,一定要按照上级的指示来开展相关的宣传工作。目前,大众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每年都在增加,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目前,政府的宣传工作还停留在过去的做法上,缺乏创新的手段,导致了宣传效果不佳。目前,在宣传工作中,仍然把重点放在了新兴的途径上,缺少了深入的研究,没有找到宣传的要点,忽视了对农村居民的卫生和文化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关注。
↓点击下方附件,下载后阅读全文↓